舌尖上的非遗 | 每一口都是味蕾的享受!这些山东饼食你吃过没?
浏览量:131
江湖上曾流传一句话叫“大饼卷一切”
周村烧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煎饼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山东美食
就不能少了山东煎饼
在明朝万历年间
山东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煎饼
就连明朝的“分家契约”中
都记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
能被当做财产分家
可见煎饼的重要地位
山东煎饼有多好吃?
咱山东老乡蒲松龄就对煎饼一往情深
可谓煎饼的铁杆“粉丝”
并专门写下一篇《煎饼赋》
“圆如望月,大如铜钲。
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
“三五重叠,炙烤成焦,
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
山东煎饼怎么吃?
可以干着吃,泡着吃
但精髓还在于“卷”着吃
一张煎饼
可以包裹鱼肉青蔬
可以容纳酸甜苦辣
能够卷下整个世界
煎饼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山东人
在贫困年代
它曾经是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主食
老一辈闯关东的山东人还把它带去东北
作为最初踏入东北的谋生手段
一张张煎饼,滋养了亿万山东人
赐予齐鲁儿女走南闯北的胆量
也体现了齐鲁儿女海纳百川的宽厚
……
这最踏实、平凡的味道
却是最持久的回味!
泰山驴油火烧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驴油火烧,历史悠久
相传汉武帝东封泰山时
有食官在蒸制承受军主食“馍”时
依照当地民众只有在庆祝丰收时
才特意制作的贡品——“驴油火烧”的做法
也在面团中加用当地产的驴油等调料
成熟的“馍饼”奉于武帝品尝
膳毕,汉武帝龙颜大悦,拍案叫绝
一时间,“泰山驴油火烧”名扬天下
直至今日
泰山驴油火烧逐渐形成专门烤焙工具
秘配佐料,由多种粉面揉合而成
泰山驴油火烧
色泽金黄,外松内软,酥香味浓
横断面层次清晰,厚薄均匀
咸香适口,回味悠长
滨州锅子饼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镇方火烧
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枣庄菜煎饼
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村兵圣烧饼
兵圣烧饼是广饶本地常见的地方特产
据说当年齐景公与晏婴共观渤海
孙武敬献五香烧饼
晏婴尝后说
“五声之变,不可胜听,
五味之变,不可胜尝。”
孙武受此启发,才创兵法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因而,这种烧饼被推演成为历史名吃
兵圣烧饼原始秘方工艺,纯手工制作方法
口味有咸、甜两种
特点以“酥香薄脆”著称
兵圣烧饼与其他地方烧饼不同之处是
用祖传的烧饼引子来制作
具有天然发酵的麦香味
它外形圆美,黄白相间
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酥孔罗列
入口一嚼就碎,香满口腹
烧饼微咸,久食不厌,开人食欲
令人爱不释手
潍坊肉火烧
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潍坊肉火烧
是每个潍县人心中
永远也割舍不下的故乡情怀
“潍坊肉火烧”一般是外地人的叫法
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
他乡的火烧是烤的
而潍坊的肉火烧是用火烧的
是用和成泥的无烟煤炭
在封闭的泥土炉子里烧出来的
如此的烤制工艺不同于其他地方
所以也就有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味道
在潍坊,吃肉火烧必须要“烫”!
刚打出来的肉火烧膨胀的圆圆的
里面充满了香香的热气
会不会吃肉火烧就体现在
是否趁热把圆鼓鼓的火烧吃掉
潍坊火烧馅料多样
韭菜鸡蛋、西葫芦肉、海带
.....
似乎一切都可以包进火烧里
“皮酥”、“馅多”、“味正”、“真香”
这就是潍坊人对肉火烧最朴实的评价
兖州大烧饼
济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兖州大烧饼
是鲁西南及兖州民间饮食风俗
其做法并不复杂
操作的技艺却要求精而又精
面要发酵适中,和起面来要均匀
水分要适度,火候要精确
将面摊在石头上
用手研抹成外厚内薄的饼胎
抹上糖浆,用手指轻轻一弹
芝麻天女散发般粘在芯上
用刷帚把饼胎送进烤炉
烧饼烤制用木炭
木炭又分多种
有梨木、松木、枣木等
不同的木炭
烤制出的烧饼气息也不一样
制作好的烧饼越嚼越甜,香脆可口
乳山大喜饼
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
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喜饼一箩筐。”
这首广泛流传在胶东地区的民谣
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
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喜饼的习俗
却在乳山沿袭至今
乳山大喜饼采用纯正花生油制造
外观大方,原料上乘,做工精良
入口香、滑、绵、软
甜而不腻,滑而不黏
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马蹄烧饼
聊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吊炉烧饼
单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家吊炉烧饼
始创于二十世纪初
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其表面呈圆形
比正常烧饼直径小良多
其制造精巧、用料讲究
外酥里嫩,香酥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