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申报指南

浏览量:61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众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非遗存在于社区,存在于生活,存在于我们身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延续文化之力、呵护文化根脉的重要途径。为支持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单位非遗保护工作,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非遗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非遗申报指南
01 非遗项目都有哪些种类?
02 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进行申报?
03 项目申报程序如何?
04 申报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01非遗的种类
非遗共分为以下十大类别:
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02非遗申报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至今活态存在,传承历史悠久,传承谱系清晰。
(四)体现青岛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高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价值,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五)制定有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规划,且保护工作富有成效。
(六)项目保护单位注册地在市南区。
此外,还需清楚非遗申报以保护单位为申报主体不接受个人申报哦~
同时
非遗保护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保护单位注册地在市南区。
2、具有法人资格、相应的机构和人员,“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法人身份证”齐全;
3、有代表性传承人或者掌握相对完整的项目资料;
3、具有实施项目保护的能力和措施;
4、具备开展项目传承、传播活动的场所或者设施。
5、具备详实、科学、具体可行的五年保护计划,计划应符合项目的整体情况、具体特点、传承特征等,并有配套经费预算。在项目评审中,将重点考察项目五年保护计划。
03申报程序
非遗申报以保护单位为申报主体,向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意愿,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受理并组织专家对拟申报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具备条件的项目进行筛选、论证、评审,最终形成推荐名单并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后公布。
04申报须知
请注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且遵循属地管理,逐级申报的原则。申报时切记以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发布的申报通知为准!
关于非遗项目申报的一个重要问题:申报非遗项目需要花钱吗?
答案是:不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过程中,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家在申报时要注意,一定要到文旅相关部门进行申请,申报过程全程免费,凡是索要、收取费用的,请提高警惕,谨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