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赏析】我们不能失去海洋!

浏览量:66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关注,由来已久

先秦古籍《山海经》里

有对陌生生物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描绘

传为南宋刘松年的《海珍图》

则是以绘画形式

较早记录了丰富的海洋生命

《海珍图》

刘松年善画山水、人物,与李唐、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刘松年的画卷上绘满了来自深邃的海底世界中可爱的海洋生物。

《海珍图》,这是一幅长卷,背景是海床低地,记录了30多种海洋生物。每种生物的一侧,都写有文雅的题款,是对应的名字。没有典故,没有情节,只是这样一只一只并列在一起,让看画的人更加专注。

画里有我们熟悉的章鱼、螃蟹、海螺,也有我们未见过的生物。

螺纹宛如一颗颗华美宫廷的宝石镶嵌在上,闪烁着金银或五彩般的光芒,像是童话海底宫廷的装饰。

此类物种真实存在,抑或是宋人的想象之作,无可获知,毕竟,拥有先进科技的现代人,对海洋的认知,仍是少之又少。

《海错图》

除此之外,乾隆曾有一套很喜欢的“睡前读物”——《海错图》。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本“清代海洋生物图鉴”,书里共记录371种动植物,画风古典萌蠢又诡奇。

《海错图》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民间画家聂璜。他是杭州人,因为喜欢水生物,便走遍中国有河有海的地方。然后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水生物一一画下。

由于有一些生物来自人们口口相传,聂璜并没有见过这种生物的样子,只能凭借人们的口述描绘创作出来,比如说像鳄鱼,他根据一个去过越南看见过鳄鱼的人向他描述画的,根据他的描述:

长二丈余,身有甲,四足短而有甲。

口方而阔,尾不尖而扁。

然后画出了这个“鳄鱼”:

所谓“海错”,并不是说它有海量的错误,“错”实际上是表示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出典于《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

鹿鱼化鹿。聂璜认为海岛上的鹿是一种叫鹿鱼的鱼化成的,然而我们知道,不可能的。

现代人常常调侃这个“错”字,因为古人碍于时代所限,又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力,给后人带来太多“快乐”与“趣味”了。

聂璜在书中多次留下“以俟后有博识者辨之”的文字,希望后世能有人解答他弄不清楚的生物问题。

人们对大海有着先天的敬畏心和想象力,刘松年的《海珍图》告诉我们,海之所以珍,不仅仅是海之生灵与世间万物一样,都有着生存的权力,也和我们一样,有美好的心愿与期待。

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由海洋覆盖

人类生活在大陆

却不能离开海洋

那不仅是海洋生物的家

也是我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