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普及·赏析】文艺复兴美术巨匠达芬奇作品赏析

浏览量:195

世界名画家系列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达芬奇作品集

 达芬奇 

1452–1519年

Leonardo da Vinci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

达芬奇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科学理念和艺术的结合,超越其时代一世纪以上。

①《最后的晚餐》

1498 年

壁画  460 x 880 cm

意大利米兰市葛拉吉埃圣玛丽亚修道院

以往《最后的晚餐》刻意渲染哀痛气氛,众门徒各自陷入沉思,犹大远离众人,仿佛他的罪行已经确定。但达文西独具匠心,选择了耶稣用餐时,宣布座中有人要出卖他、众门徒大为震惊的那一刻。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面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这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文西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皙的手,他向年轻的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

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像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

小雅各的另一边,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发生的中心。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

右边的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他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均发生在这幅伟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当我们欣赏它时,都会从门徒的感情与性格中获得新的含义。

达文西完成这件作品之前,修道院院长不理解艺术家有整日思索的习惯,频频到场催促。达文西断然拒绝加快工作速度,令院长十分愤怒,告到公爵面前。

公爵召来艺术家,要求说明。达文西解释说,像他这样的一些「天才」,有时看似清闲,实际上正忙得很,因为他需要「冥思苦想,完善各种构思」,然后动手实现。无论如何,只剩耶稣和犹大的两尊头像暂付阙如。

达文西自认,除非天上赐他灵感,否则,很难完成耶稣的头像,而对犹大这种卑鄙的叛卖者,物色合适的头像同样需要时日。不过,为了早日完工,他可以勉为其难,用头脑简单的院长的尊容来充数,这使公爵也忍俊不禁。

达文西对这幅壁画的人物心理变化之掌握极为传神而复杂,在此之前,从没有画家为人物的表现而去研究人类的心理;所以达文西被视为是这种新观念的创始人,为世人证实「艺术家也可以是沉思与创造的思想家,与哲学家没有两样」的新观念。

 ②《蒙娜丽莎》

1503 - 1506 年

画板  77 x 53 cm  

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达芬奇为意大利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以及科学家。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名人中最具原创力的一位,他最重要的成就在于科学和艺术作品之间的结合。

达芬奇的构图,单纯而宏伟,它不像十五世纪的构图一样,以一些线性视中所求到的平面来排列,而是以从中心点放射出来或绕着内轴旋转的形式为基石,另外他也以油彩为媒介而扩展领域,使它包含了从暗到明的整个色域,亦即「明暗法」,他的画和许多素描中的空间似乎都充斥着光和大气,其人物和物体的边缘,也因此而有许多模糊。

1503至1506年间创作的「蒙娜丽莎」,它除了以倾城佳人出名之外,同时是肖像画作的一种典型代表,更表现了高度的油画技巧,尤其是以其背景的晕涂效果,和蒙娜丽莎脸部及手部的明暗处理方式,全画笼罩在一种舒适,静谥的气氛之中。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佐贡多(蒙娜丽莎的丈夫)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达文西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这幅画会在法国的缘故。

这幅以神秘氛围的山岳风光为背景的佛罗伦斯女子肖像,可以说是肖像画中的极品。达文西仿佛在画中注入了生命,如今这幅画的色泽已黯淡,也出现了裂痕,被污垢及一层漆覆盖着,但是仍可以令人感受到达文西绘画技法的深厚功力。

十五世纪之前,在意大利画肖像画几乎都是描绘侧面,能表现出生命气息的作品比较少,原因之一是受到罗马钱币上侧面肖像画的影响。最初会订购肖像画的人,只限于财力丰厚、地位崇高的阶级,他们所要求的是要能彰显个人权力的画像,但是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肖像画开始在富裕的商贾阶层中普遍起来,这些新兴的艺术赞助人比较不喜欢呆板而制式化的姿势,而偏好能传达画中人个性的正面肖像画。

达文西运用了一种晕涂法,也就是将透明的油彩层层涂上,使底层色彩的明暗界线逐渐模糊,同时他也去掉碍眼的轮廓线,让人物柔和的浮现出来。蒙娜丽莎的微笑永远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是因为她那微微翘起的嘴角左右不太平均,嘴唇的轮廓不清晰所致,加上晕涂法使光与影微妙的融合,成功地显出独特的效果。

蒙娜丽莎的眼神非常的优美、温柔,带着股深不可测的意味看向前方。不过若仔细看收藏在卢浮宫的这幅画,她既没有睫毛,也没有眉毛。这或许是因为考量到当时佛罗伦斯所流行剃眉的美容术,于是便将眉毛和睫毛都修掉了。她的右手轻轻地搭在左手上,姿势十分优雅,也流露她平和、沉稳的心境。这个手臂和手的姿势,使身体形成一个安定的三角形构图,引导观者的目光随着她的周遭而转动,益显画面的动态感。

衬托蒙娜丽莎优雅姿态的背景,则是一片广漠荒凉的山岳风景。比起她面部精细地描绘,背景的笔触就显得轻快多了。达文西对偏好描绘散发神柲气息而动人的自然景观,因此在这幅画中,除了中景部分蜿蜒的道路和桥梁之外,其余则完全不像是真实世界的景致。

 ③《岩间圣母》

1491 - 1508 年

油彩.木板  189.5 x 120 cm

英国英格兰伦敦市国家画廊

与英国国家画廊所收藏的「岩间圣母」这幅画相似,另有一幅较早期的版本现藏于卢浮宫中。

这幅画中有一处多水而凉爽的野外,幼时的施洗者约翰在圣母的披风蔽荫之下向幼儿的基督礼拜,右边的天使表明了上天对耶稣的呵护。

由于现藏于卢浮宫中的版本中,不易分辨两位幼儿,所以在英国国家画廊的这个版本中,达文西加了可辨识身份用的十字杖,以区分圣约翰和基督这两位幼儿(不过据说这幅是达文西叫他徒弟重画的,卢浮宫那幅因达文西不画代表圣人的光圈与十字架而被买家拒收)。

 ④《圣母子》

1490 - 1491 年

画布.蛋彩  42 x 33 cm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国立冬宫博物馆

这里画家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母爱的普遍人性,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

但圣母的脸部仍显露出达文西所惯用的描绘公式,过分重视女性眼睛的块面结构(这在他以后的大量圣母像上都有表现)。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画得很生动,但在这里仍然是色彩处理让位于解剖结构的合理性。

总之,这一幅画是他前期肖像艺术的一个范例,这时期,达文西所全神贯注的,正是他对人体描绘的科学研究。

 ⑤ 《抱银鼠的女子》

1485 - 1490 年

油彩.木板  53.4 x 39.3 cm

波兰卡米恩卡市克拉科札托里斯基博物馆

这幅精美肖像画,描绘了气质高贵沉静的切奇莉亚.加勒兰妮﹝CeciliaGallerani﹞。明暗的处理,是这幅肖像画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光线和阴影衬托出切奇莉亚优雅的头颅和柔美的面孔。

达芬奇经常从理论上阐述照亮室内人脸的光线来源问题,在这幅画中,达芬奇使用「明暗转移法」,即画面中光线与阴影的对比,创造间接照明的幻觉。

所谓间接照明,是使由墙壁或屏幕来反射光线,现在这种理论被认为非常现代化,与今天摄影家使用的方法不谋而合。

 ⑥《吉内佛拉.班其肖像》

1474 年

油彩.画板  42.7 x 37 cm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画廊

吉内佛拉.班其〔Ginevrade Benci〕是出现在达文西画中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的仪态庄重、神秘,令人难以捉摸或形容,但一旦见过,便会使人们萦绕于心,遐想联翩。

此肖像绘于1474年前后,班其时年十七岁,可能是为了纪念她的婚礼。肖像虽然很美,但给人一种局促、不稳定的感觉。

原因在于画面从底部被截去很大一部分,因而改变了作品的比例,富有人情味的双手也不见了。油画失落的这部分从此再没有找到,但温莎堡皇家图书馆藏有一幅双手的出色素描,据认定应为肖像的习作,这就使得油画的残缺不全更使人痛心。

达芬奇熟练许多技法,其中「明暗法」〔Chiaroscuro〕,即画面中光线与阴影的对比,是达文西全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

他的作品往往把明亮的主体置于巧妙安排的阴暗背景下,产生一种神秘的质感和深度。他特别重视面部的阴影,借助了「晕涂法」〔sfumato〕让色域渐次融合,其手法的圆熟洗练,使人几乎难以察觉有任何线条掺杂其中。他对光线和氛围的喜爱,尤其见之于他的女人肖像画中。

他画出明亮的光线和清晰的轮廓,随后他使背景的阴影逐渐没入肖像的头部,把人物和背景联系在一起。在一些肖像画中,如《圣母、圣婴和圣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蒙娜丽莎》〔Mona Lisa〕及《抱银貂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等,都可以看到这一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