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丨九疑派古琴张林:斫百年老木 传千年之琴

浏览量:123

点此观看视频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200余年前的某天,唐代诗人刘长卿发出如此感叹,叹古曲凋零,知音难觅。他一定想不到的是,在1200余年后的今天,古琴再次兴盛,甚至弹奏、学习古琴的人数达到有史以来的巅峰。

古琴,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汉文化中的瑰宝。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古琴再次走入大众视野,掀起一场“古琴热”。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古琴形成了众多流派。九疑派以其琴风苍劲坚实、讲究吟猱节奏,自成一格。开派祖师杨宗稷曾在北京开办“九嶷琴社”,编写累计70余万字的巨著《琴学丛书》,在琴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嶷派”便因此得名。

而九疑派在青岛落地生根,离不开一个人。

图片

从事古琴演奏、斫制、教学、研究三十余年,累计为2000余人普及古琴艺术,让九疑派古琴在青岛枝繁叶茂,他就是九疑派古琴第四代传承人、青岛市古琴协会会长张林。

18岁,张林第一次在广播中听到古琴曲,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在青岛找不到古琴老师啊,就跑到潍坊、淄博等四处寻师求教。直到2005年,得遇九疑派第三代传承人、著名古琴家李天桓先生,终于可以正式系统地学习九疑派古琴。”张林说。当时,整个青岛只有两个人弹奏古琴,其中一个便是张林。

学琴,除了有良师,还得有一张自己的琴。上个世纪80年代,古琴稀少,张林打听到北京有店面出售古琴,便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到店后傻眼了——一张古琴售价650元,是自己父亲当时一年的工资。“听说有家工厂售琴能便宜些,为了省路费,当时整整步行了3小时去买。”张林感叹。挑琴时,他发现琴的质量参差不齐,耗费大量时间才能挑出一张满意的,于是他下定决心,自己斫琴。

“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既备,则为天下之善琴。”2006年,张林开始跟随九疑派古琴家张松延先生正式学习古琴斫制技艺。

斫一张琴,要经过选材、取形、晾材、挖槽腹、校音、粘合、披布、刮灰胎、髹漆、上弦等多道关键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时间的沉淀和千百次经验的总结。一张琴,需耗费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急不得。

木头的材质与年份、槽腹结构、髹漆工艺等每个环节,均会影响一张琴最终的音色,而音色是古琴的生命。古人云,琴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九德兼优之琴,是非常罕见的珍品,一般来说能具备诸德,就已经是一张难得的好琴。其中尺度的拿捏、千百次的调试、反复的修整,考验着斫琴人的技艺,更考验着斫琴人的匠心。

在张林的斫琴坊,几根上百年的老木静静安放在角落。这都是16年前从全国各地搜寻而来的,百年老木越来越稀少,如今再寻已是难上加难。所以,这些覆满灰尘、满是沧桑的老木格外珍贵。

挖槽腹、校音是辨别一位斫琴人是否优秀的最关键环节,也是斫琴最为繁琐的环节。斫琴人不断地听、辨、刨,用多年积累的经验、纯熟的手艺和人琴合一的境界,释放出一块木材最绝佳的音韵。看似“四两拨千斤”的手艺背后,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摸索。

上灰胎环节,考验斫琴人的良心。为大幅降低成本,市面上用化学漆、腰果漆的大有人在。张林遵循传统古法,坚持用纯天然大漆混合鹿角霜。一层又一层灰胎覆盖住木胎,每层干透方可继续下一层,而每一层干透需半个月的时间。如此循环往复,上完6层,灰胎环节方告成。

髹漆环节,比灰胎更为繁琐。上漆、擦漆,反复8至10次、耗时10个月才能完成。期间受天气影响,完成时间将进一步延长。

如今,张林手下斫制的古琴已有1000余张。日复一日斫制、研究让他练就了一手绝活:用手敲敲木料,便能听辨出一块木头的年份;用手敲敲琴,便能听出层层大漆覆盖之下的琴面哪里有木疤。“斫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让后人戳脊梁骨。”张林说。

任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最关键者无非两个因素:一是传人,二是资料。在保护、传承古琴艺术的工作中,资料的抢救、整理、出版迫在眉睫,培养人才为当务之急。

自2008年起,张林历时9年编写完成了《九疑琴学六十四式》。书内涵盖从上古、春秋战国到宋、元、明、清,再至近代可考的所有古琴形制,为斫琴师们提供参考。同时,“师古而不泥古”,创造了多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古琴新形制,为推动古琴斫制创新发展注入时代活力。

在青岛市古琴协会·儒风古琴社内,一整面墙的书架,摆放着张林搜集整理的历代古琴古谱、琴学书籍,这是琴学得以传承不息的重要根基。外观肃穆古朴的古籍,静静躺卧,散发着历代琴人的思想之光。

2005年,张林成立青岛市古琴协会,在市内大中小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班”,致力于古琴艺术的传承。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第六十六中学、青岛嘉定路小学、青岛市平安路第二小学等13余所学校,均曾有过青岛市古琴协会开设的古琴课程,累计2000余人受到了古琴艺术的熏陶。2015年,九疑派古琴入选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九疑派古琴艺术传承不息打下了坚实基础。

古琴,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个方面,是传统高雅艺术的代表。如今,在历代传承人的努力下,它走入寻常百姓家,并频繁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电影、电视剧中。愿这“极美丽的古代花朵”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