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丨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展(三)

浏览量:162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市南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截止目前,先后公布了六批共2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鸳鸯螳螂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鸳鸯内家功、香酥鸡烹饪技艺、周氏艾灸法、八白散传统驻颜技法、李氏小儿推拿秘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劈柴院市井民俗、九嶷派古琴等7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人、市级5人、区级10人。

非遗触手可及,展现着古老智慧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创新;非遗是生活方式,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传承不辍、历久弥新。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推出市南区非遗图文展,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推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口哨
古时人们将口哨叫做“啸”,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时尚。口哨演奏艺术,是指利用人体的呼吸进行发声,气息在口腔中通过上下嘴唇间的空隙将气体送出唇外发出哨音的一种表演方式。
口哨的基本吹奏可以分为;唇哨,齿哨,手哨,指哨。口哨艺术分吹吸结合法吹奏和普通唇式吹奏两大类。吹吸结合法的吹奏是解决了口哨吹奏中的换气问题,可以不间断的连续吹奏,多在口哨表演中使用,以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口哨艺术传承人曹庆跃于2009年3月成立青岛市口哨艺术研究会,致力于口哨艺术的推广发展与传承。
图片
“口哨”项目于2015年入选市南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成氏篆刻

篆刻艺术是书法与镌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是汉字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青岛篆刻艺术缘起青岛书法“五老”之一张叔愚(1908-1997),张叔愚原名文煜,斋号宁静庐。其篆刻得潍县陈介祺(1813~1884),中国清代金石学家真传,三十年代已名蜚书坛,著有《宁静庐印存》,其弟子苏白(1926 ~1983),12岁时学习篆刻,得张叔愚指教,技艺大进,其作品大度,强调刀笔意味,具有淳朴刚健、古拙浑厚、气势磅礴的风格,出版有《苏白印蜕》等。

成洪章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少年时拜苏白先生为师,经多年研习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成氏篆刻十六章法。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印章、印谱、书法作品被日、美、韩、新加坡、加拿大、港台地区有关部门和知名人士收藏。2005年,成洪章同青岛书法界的王梦凡、刘文泉等共同创建青岛印社。

成氏篆刻于2017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
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

白酥皮月饼起源于明代的苏式点心。明代十分注重仪式感,中秋祭月成为社会主流,曾任户部主事的沈榜所写的《苑署杂记·民风》中,“八月馈月饼”条目下有这样的记载:“土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后清朝在制作上结合了满汉民族的技法,逐渐形成于一种独特的点心制作方法。

位于老青岛中山路上的百年老店乐口福食府的殷召福、丁立相师傅用本地优质小麦面粉、古法压榨花生油等烹饪原料制作的白酥皮月饼色、香、味、形、质、养俱佳,一时间供不应求。
第三代传承人陈秀英结合本地的饮食习惯,改良了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酥皮层次清晰、入口即化,造型精细,色泽洁白,解决了传统制作表皮破花的问题,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更加成熟和完善。

2013年,青岛中苑海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为该技艺传承的中心基地。在第四代传承人孙延涛的带领下不断创新研发不爆花白酥皮月饼,扩大了不爆花白酥皮月饼的知名度。

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分选料、酥皮制作、馅料制作、包制装点、烘焙等五道传统工艺流程,原料纯天然,配方为改良秘传,工序严谨,食品安全,秉承 “绿色食品、匠心制作”的理念,形成特定的选料和制作工艺标准。

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方法简洁,特色鲜明,是百年青岛传统饮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不爆花白酥皮月饼制作技艺于2020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春和楼蒸饺制作技艺

春和楼蒸饺制作技艺产生、发展于青岛市中山路146号的青岛春和楼饭店。春和楼饭店始创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青岛开埠以后发展起来的百年老店,以经营正宗鲁菜为特色。

《青岛市志·商业志》载:“青岛建置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清朝遗老遗少、各地军阀、官僚及外国商侨群聚于此,宴饮之风盛行……春和楼的香酥鸡、扒原壳鲍鱼、燕窝凤尾虾、三鲜蒸饺……各有特色。”春和楼蒸饺制作技艺,至今已有百余年传承史。

春和楼蒸饺选料严格,制作考究,对面团的调制及馅料的调配有着严苛的要求,面团必须选用90-92℃的热水烫面,馅料中肉质上乘,配以优质主料和秘制高汤等添鲜加味,从而形成青岛春和楼蒸饺独特的制作技艺。春和楼蒸饺在坚持选料严格,制作考究的同时,追求味道、色泽、造型的有机融合,成品蒸饺面质柔韧、皮薄馅大、美味汁多、香而不腻。

图片

春和楼蒸饺制作技艺自始至今代代传承,凝聚了春和楼七代面点大师的辛劳与智慧。上世纪初以来,恭亲王溥伟、康有为等来春和楼必点蒸饺,建国后,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朝鲜次帅吴振宇、美国海军上将特罗斯特和莱昂斯等中外名人品食蒸饺后,皆大加赞扬。春和楼蒸饺先后被评为青岛十大地方特色小吃、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等称号。

“春和楼蒸饺制作技艺”项目于2020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战氏牛肉酱制作技艺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始掌握发酵技术的,我们的祖先“以豆合面而为之”,用豆和麦面为原料来制曲的工艺制作各种酱。先人的这一伟大创新与发明,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数千年至今,也影响了整个东方世界各国家和民族。

战氏牛肉酱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宁古塔氏首创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后宁古塔氏进入御膳房,举家迁入北京,再由第三代传人宁圣于20世纪三十年代带到青岛,发展于中山路劈柴院,改用牛肉入酱,由此,形成了如今劈柴院牛肉酱的原始风味。

图片

战氏牛肉酱制作技艺将调味料制成调味液后与牛肉混合炒制,区别于传统酱料和调味料混合熬酱的局限。使用牛肉、豆豉、辣椒、花椒、盐、葱、姜、蒜、花椒以及少量的山奈、草果和甘草等食药材,其中最主要的要属油的运用,菜籽油和玉米油结合使用,二者将各种食材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经过30天慢发酵,方得一瓶牛肉酱。

战氏牛肉酱制作技艺历经宁古塔氏、宁圣、战鸿章、战晨四代人守护、传承、发展,历史悠久。战氏牛肉酱作为中国酱文化的一个分支,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巧妙结合御厨配方,是佐餐的上好调料,也是馈赠佳礼。

“战氏牛肉酱制作技艺”项目于2020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内家经络推拿

内家经络推拿发展于山东半岛一带,青岛市是内家经络推拿最主要的传承地区。历史传承过程中,该医术因需武医结合,所以择徒严格,传承脉络清晰单一,无任何分支。内家经络推拿需要习武之人运用内家功法去给患者治疗,对习武者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

内家经络推拿有近三百年历史,传承脉络清晰,医术理论自成体系,有记载从清朝马过祖师将医术传于李之箭确定为第一代传承人;再传于贺顺昌;贺顺昌传于毛丽泉;毛丽泉将内家经络推拿全部理论功法传于义子孙丛宅,在孙丛宅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下,内家经络推拿得以完整继承和发展。

图片

内家经络推拿主要特点,一是武医结合,行医者必须习练内家经络推拿功法,达到一定内家功力,使用内家功力,结合内家经络推拿的独特手法,根据病症,遵循五行经络原理,以独特的推拿、点穴手法,进行治疗,强而柔和的内力,深透穴位,力透三关,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寸劲巧力的功效,达到了常规治疗所不能解决的效果。二是内外(治练)结合,在给患者治疗的同时,教给患者一些内家功法,学会自己调理气息,配合治疗,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治疗接骨、拿环、颈椎病、腰椎病、扭伤、中风等症,颇见奇效,远近闻名。

内家经络推拿以武医结合、内外双修为哲学底蕴,融通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并以此为修身养性的基础,凝结着关怀人伦、尊师重道的侠义精神,体现了传统武学医学的诸多精髓。

张汉臣流派小儿推拿疗法

张汉臣(1910-1978年)少年时随师习中医内科,后拜小儿推拿名医艾氏老太为师,1930年独立行医,在青岛开设张汉臣小儿推拿诊所,1962年被山东省卫生厅认定为山东省名老中医,其推拿手法被誉为“张汉臣推拿疗法”。

张汉臣小儿推拿疗法的特点是“一掌四要”,一掌,掌握小儿无七情六欲之感,只有风、寒、暑、湿、伤食之症的生理特点。四要,一要辨证细致,主次分明;二要根据病情,因人制宜;三要取穴精简,治理分明;四要手法熟练,刚柔相济。

该疗法鲜明、实用、所取穴位多在左手及前臂部,便于掌握与操作,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强,创造了“术组”或“术对”与中医处方君臣佐使相呼应的独特取穴风格。张汉臣对补脾穴和逆运内八卦穴分别进行了研究,是将小儿推拿与现代实验研究相结合的先驱。

图片

 

张汉臣著作《小儿推拿学概要》、《实用小儿推拿》、《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八辑-小儿推拿学概要》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曾被中国盲文出版社翻印成盲文出版。张汉臣小儿推拿手法被收录在三部教学录像片里,1974年山东中医学院录制为小儿推拿教学片,1981年省中医学院录制 《张汉臣小儿推拿》,1982年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录制《齐鲁推拿医术》。

张汉臣首次将小儿推拿穴位进行了解剖定位研究,使小儿推拿学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精确化。张汉臣小儿推拿疗法为传承中华民族中医药文化,延续中医学术的脉络,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汉臣流派小儿推拿疗法”项目于2020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孙氏沉香制作技艺
沉香被誉为“木中钻石”,有着“中药之王”、“众香之首”之称,有着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和收藏价值。
孙氏祖先孙绳武,明万历年间贡士,即墨楼子疃人士,对沉香文化情有独钟,研制各种香料配方,制作成香丸、香球、香饼等,并将该配方编撰整理成册,取名《孙氏香谱》留传给后代。《孙氏香谱》详细阐述了沉香原料的选材、勾香清理技巧、各种原料的特点及香料的配伍,为近代的中国沉香制香工艺提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孙氏乃字辈传人孙乃奎携《孙氏香谱》只身南下,在香文化比较兴盛的广东佛山地区创办了“广平安正号”,从事沉香制作,同时在青岛广兴里开设分号“广兴安正号沉香铺”,将沉香制香技艺传承于子孙。
孙氏沉香制作技艺选料以尖峰伽楠为上,经过勾香、清洗、磨粉、过筛、配伍、和泥、碾压、制香、整形、风干、切割等十几道工序,经手工使用四川地区生长5年香椿木面案、面盆、木擀面仗擀制,以保障香泥细腻饱和,不添加任何香料,沉香味厚,质地细腻,香型饱满。孙氏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抗炎镇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作用,更具有抗抑郁,清心怡神,助睡眠之功效。久闻,经脉柔顺,气机调和。
孙氏沉香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始终秉承《孙氏香谱》祖训,古法炮制,物料上乘,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孙氏沉香制作技艺于2020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诸城派古琴

诸城派古琴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后叶、十九世纪前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早期在诸城地区萌芽和发展,到20世纪初期诸城派古琴开始在全国范围传播。自民国时期大批诸城文化名人相继迁居青岛,他们不仅带来文化气息,更捐赠大批文物、古籍等。1941年诸城派古琴王氏家族第三代王秀南及其女儿王凤襄、女婿张育瑾举家迁居青岛,将诸城古琴传入青岛。张育瑾、王凤襄夫妇早在四、五十年代为诸城派早期家族传谱即由王既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孙三代传下来的《桐荫山馆琴谱》减字谱曲子,加注了简谱,使诸城遗韵得以完整保留。张育瑾1959年在《音乐研究》第三期发表的《山东诸城古琴》论文中对诸城琴派的历史渊源、基本曲目、琴家、琴谱、传承体系以及立调体系、弹奏风格等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和论述,为诸城古琴的挖掘和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依据。

《桐荫山馆琴谱》作为诸城派古琴艺术的文化载体,具有独特的学术、历史及使用价值,是中国古琴近、现代史上的重要文献。诸城古琴流入青岛后,呈繁荣景象,极具影响力,至今在青岛已存续八十年,1979年诸城古琴列入青岛市民族音乐遗产征集范围,载入《青岛艺术史-音乐卷》,融入了青岛的城市历史文化长河中。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传承人张薇女士继承了诸城派古琴艺术。

图片

诸城派古琴演奏具有含蓄、质朴、流畅的艺术特点,指法运用严谨,中规中矩,重内在不务外表华丽,缓急有变,刚柔兼备。指力偏重清、微、淡、远,并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不仅有其丰厚的文化内涵,更有其浓郁的地方韵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诸城派古琴艺术将在一代代古琴艺术家和古琴爱好者的传承与传播中,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太极螳螂拳

太极螳螂拳是由明末清初王朗所创。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胶东半岛烟台、青岛等地,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知名拳种。

据莱阳县志记载,王朗之后,有史可查的首位传人便是莱阳小赤山人李秉霄,后李秉霄传莱阳大赤山人赵珠,赵珠传海阳榆山夼人粱梦香(粱学香),梁学香传姜化龙、宋子德,宋子德传王玉山、李坤山、崔寿山,也就是近代名震武林的莱阳三山。其中1929年名动天下的的莱阳三山之一,参加全国武术擂台赛获得优胜奖的“螳螂王”王玉山来到青岛,在当时的国术馆第十练习所任教定居,使得太极螳螂拳在青岛生根发展,青岛也开始有了太极螳螂拳。后王玉山又传王元亮、王元乾、高松章等,再后高松章传于郑武等,砥砺前行,薪火相传。

太极螳螂拳法是古传功法,象形取意,重意不重形。阴阳转换,刚柔并济,手法密集,一招三变,招法连环,四面旋绕,上下环转,太极手、寒鸡步、猴式,惊下打上,惊上打下,七长八短,八打八不打。有摘要螳螂手法365手,八肘肘法八八六十四肘,开合封闭,长短起落。八刚十二柔,七势集连拳,七长八短,闪赚双手扣。十二字拳法纲要,提拿封闭、来叫顺送、粘拈梆贴。劲法讲究以拙劲为基础发出的整体的囫囵劲。有完整的基本功、单式和桩功。套路:乱接、崩补一段、崩补二段、梅花路、插花、花车、摘要1-7段、八肘1-4段。内家功法 八段锦 拍打功三回九转罗汉功等养生筑基的功法。其特点长短兼备,刚柔一体,勇猛快速,内外合一,灵活多变。

太极螳螂拳是古螳螂拳的延续,其独特的武术特征是追溯历史,研究丰富中华武术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