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新增13项!市南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了

浏览量:127

 

 

 

青岛市市南区

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市南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增传统技艺、传统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13项,目前市南区拥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41项。

贝雕制作技艺

贝雕制作技艺代代相传,凝聚了青岛贝雕厂几代工艺美术大师的辛劳与智慧。贝雕制作技艺的传承脉络可以追溯至1960年成立的青岛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贝雕制作技艺巧用天然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状,并根据设计画面的需要经过抛光、堆砌、镶嵌、粘贴等工艺精心制成艺术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的贝雕挂画、首饰等一批独具青岛特色的工艺礼品。青岛贝雕厂的大型贝雕作品《百花争艳》《有朋自远方来》现已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要场所,2022年青岛贝雕入选了山东手造优选100。

 

 

传统旗袍制作技艺

传统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于百年老字号“瑞峡祥”。技艺秉承传统旗袍制作的八大工艺:镶、嵌、绲、宕、盘、雕、镂、绣并运用独特的技艺,结合时尚流行趋势,在款式设计、面料运用以及制作上,均突破传统样式并进行了大胆创新,使旗袍能够更加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气质和体型。2009年由第六代传承人高丽新创办的青岛恩玛秀丹服饰有限公司,在继承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使这一传统工艺得以发扬光大。

 

 

“馅饼粥”馅饼制作技艺

馅饼制作技艺是馅饼粥饭店的当家面食制作艺。1926年,创始人铁子珍在青岛市南区德县路29号开设馅饼粥饭店,传承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馅饼的制作过程有十几道工序并且制作技艺独特。馅饼不仅采用古法纯手工制作,而且馅饼造型和吃法独特民族特色突出。第三代传承人徐宏卿在1981年成立青岛馅饼粥餐饮有限公司并将技艺传授给徐春雷,徐春雷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将馅饼粥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图源:小红书@董晓包6Kies

九段烘焙法制茶技艺

九段烘焙制茶技艺由清初姜兆义所创,是青岛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制茶技艺。经此法制出茶叶,口感浑厚,持久耐泡,可长久保存。其工艺特点在于制茶再烘焙的手法,分为小九段、中九段、大九段。小九段九天内反复烘制九次;中九段用时九个月(除6、7、8月)在每月烘制一次反复九次;大九段用时九年在每年冬季各烘制一次(恒温)。该技艺不仅锁住茶叶本身的营养价值,而且弥补了茶叶不能久放的问题。第四代传承人姜客厅在九段烘焙制茶技艺基础上研发的太极茶通宝、小运道、九转回香茶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王氏海鲜水饺制作技艺

王氏海鲜水饺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创始人王洪是胶州城里饭庄的主营厨师,经第二代传承人王福昌的改良创新以及第三代传承人王桂云的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方法简洁、就地取材、加工技艺独特的王氏海鲜水饺。王氏海鲜水饺分选料、面皮制作、馅料制作、包制、成熟等五道传统工艺流程,原料纯天然构成,就地取材,其配方为改良秘传,工序步骤严谨,从而形成了具有特定的选料和制作工艺标准的王氏海鲜水饺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桂云参与央视《舌尖上的中国3》的拍摄,随着纪录片的播出,海鲜水饺再次出圈。

 

 

爆汁灌汤包制作技艺

爆汁灌汤包源自于二十世纪初的青岛沧口,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发展至今。爆汁灌汤包之所以能够传承百年,无论是从选材还是从制作上都极为讲究。选材上,爆汁灌汤包选用优质牛肉,必须要肉质鲜嫩没有筋膜。馅料中添加了洋葱和祖传香辛料,做出来的爆汁灌汤包晶莹剔透、鲜美多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如今爆汁灌汤包传承人赵俏杰在青岛成立艺峰阁餐饮公司并且以连锁店的方式,将爆汁灌汤包的手艺传承下来。2019年艺峰阁灌汤包被评为全国特色美食小吃十佳品牌和全国餐饮加盟连锁最具价值品牌。

 

 

清真火锅传统制作技艺

1937年清真马家火锅创始人马玉在青岛的第一家火锅店于芝罘路开业。清真火锅传统制作技艺的火锅底料是由几十种配料熬制成,牛羊肉由内蒙古锡林郭勒养殖基地直供,蘸料是由20余种调味料秘制而成,鲜爽的美味几十年来收获了无数食客的赞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饭店规模的不断扩大,清真火锅传统制作技艺在保持民族传统饮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得清真马家火锅的牛、羊肉、海鲜具有“麻、辣、鲜、香”的特色味道。清真马家火锅曾荣获“中华名火锅”“中国绿色火锅”“山东餐饮十佳火锅名店”“青岛市十佳火锅”等多项荣誉称号。

 

 

海鲜疙瘩汤制作技艺

海鲜疙瘩汤制作技艺从清代创制至今已有数百年,其制作选用石磨磨成的头道优质面粉,用冷水、蛋液和蔬菜汁和面,经过“活、搅、搓、捻、压”五个步骤,做成均匀米粒大小的面疙瘩。用大棒骨和老母鸡熬制高汤,再加入各种青岛特色海鲜,做成独具青岛特色的海鲜疙瘩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第三代传承人吕忠兴于1998年在市南区开办兴盛大酒店,专门制作疙瘩汤等一系列菜品。2005年正式更名为吕氏疙瘩汤,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疙瘩汤作为招牌菜品以及饭店命名的品牌,对于弘扬疙瘩汤制作技艺和青岛餐饮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曾荣获“齐鲁名吃”“全国疙瘩汤销量大王”等诸多荣誉。

 

 

青岛渔船制作技艺

青岛渔船制作技艺起源于山东头,由于当地群众打鱼捕捞历史悠久,青岛渔船的制造也应运而生。该技艺由第三代传承人辛克芳通过制作模型的过程展现出来,其制作过程完全遵循实船制作情况。一般经过7道工序:做骨架→上船板→舱船→配橹、舵→装桅杆和帆→制配锚和锚缆→刷桐油→整船上漆(包括点睛、画水线等)。该技艺无论是从制作还是船模展示,都对开展青岛沿海“渔文化”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徐氏传统心脑方中医制剂

徐氏传统心脑方中医制剂从清代创制至今已有260余年,历代传承人在传统心脑方中医制剂的传承发展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传承体系。徐氏传统心脑方中医制剂由君药:当归、人参、西红花、灯盏花、川芎;臣药: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苓;佐使药:胆南星、琥珀、石菖蒲、生地,甘草等十几味中草药经九道工序精制而成,徐氏传统心脑方根据人体辨证论治原理,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使患者在服用后气血充盈,心脉畅通,心神得养。

 

 

王氏中医骨科

王氏中医骨科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传承人王照中和王盛的不断努力下,王氏中医骨科声名远播,许多患者慕名而来,王氏中医骨科以外治法为主、内丹功为辅的临床学科,融检查、诊断、治疗、康复为一体。具有稳、准、轻、快、柔的特点,将正骨、正筋、正脊、正肉的独特手法融为一体,对人体各个部位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疗,王氏中医骨科做到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王氏传统导引养生法

王氏传统导引养生法起源于山东莱阳,发展兴盛于青岛,历经百年传承,由第五代传承人王黎明在青岛成立传承基地并发扬光大。王氏传统导引养生法以系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秉承仙道贵生的道家理念,以独具特色的“导引”“按跷”等为治疗手段,同时配以“自然桩功”功法等,是一种治疗与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传统导引养生法。2021年王氏传统导引养生法入选山东省卫健委组织认定的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首批名录。

 

 

洛书九宫正骨术

洛书九官正骨术源于掖县游方道士张道人,经过第二代李旭东和第三代董建平的继承与发展,使得洛书九宫正骨术的手法操作和治疗理念独树一帜。洛书九宫正骨术取九宫格相对应数值方位,以传承的指法(推、拿、点、拔、截、捻等)配以六十四手按跷导引(白鹤亮翅、船夫摇橹等)手法辅佐;以武医结合、筋骨并重、动静结合为特色,专治非断不断的筋伤以及疑难疼痛的杂症而著名。